來源:本站 時間:2020-12-02 11:47:03
?“全國企業管理金馬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王莊煤礦曾獲130多項國家及省部級榮譽,被稱為“中國煤炭戰線的一盞明燈”。近年來,該礦干部員工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拼搏奉獻,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的砥礪奮進之路,在整個煤炭行業中如明燈般璀璨,耀眼奪目。今年,面對潞安化工集團改革籌組的新形勢、新局面,王莊煤礦緊緊圍繞“安全、穩定、改革”三條主線,順勢而動、乘勢而上,再強發展之志,再聚發展之力,再鼓發展之帆,致力于走好博采眾長、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轉型跨越之路,向著實現礦井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奮勇前行!——編 者
加強回收 節資降耗
王莊煤礦經過多年開采,可采煤炭資源儲量逐漸減少。特別是面對目前“三下”壓覆的上億噸資源儲量受開采技術因素制約而不能正常開采,礦井資源回收工作不力等客觀情況,連日來,王莊煤礦從減少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的資源損失入手,進一步加強資源回收管理,有效提高了資源回收率。
首先,該礦資源回收精益化管理辦公室加強對工作面現場放煤管理。要求隊組自行對工作面采高控制、放煤、端頭端尾鋪網及破網放煤、底煤留設與浮煤清理、工作面專職放煤工配備人數等情況進行檢查并記錄,檢查結果必須要跟班隊干、放煤工、驗收員、安全員、檢查人員共同簽字確認。
以往綜采工作面放煤驗收以當班驗收員自查為主,如果驗收員責任心較差,工作面難以保證架架放煤合格,容易造成煤炭資源浪費。為改變這一局面,該礦設立了現場安全員,并實行綜采工作面放煤管理雙驗收制度,充分發揮這些現場安全員的監督優勢,在確保安全員履行安全監管職責的基礎上,賦予放煤驗收監督的權利。支架放煤結束后,由安全員和驗收員共同逐架驗收,發現有放煤不合格支架責令現場補放,全部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拉后溜操作,做到“一刀一放一驗收”。
此外,該礦還對工作面及端頭端尾的放煤加強了管理。遵循“一人粗放、一人精放、一人補放”的順序,保證架架見矸。對端頭端尾鋪網長度進行改進,將8000架的端頭尾上網長度縮短3米,將6000或7000架的端頭尾上網長度縮短2米,實現了正規架不鋪網。同時,加大端頭端尾架的剪網放煤力度,工作面備用人工扒桿,根據剪網放煤情況適時進行人工扒桿捅煤,最大限度回收端頭端尾頂煤資源,每刀煤至少可增加資源回收量17.3噸。長期以來,各工作面端尾后溜安裝長度距離巷道煤墻較遠,不利于端尾架放煤,該礦組織技術人員經過調研分析,決定在工作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延長一節端尾后溜,使端尾架正常放煤,這樣,每刀煤可增加資源回收量5噸。
據了解,除了減少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所造成的資源損失,該礦接下來還將通過降低大巷保護煤柱儲量損失、巷道掘進和工作面回采過地質構造時留設底煤不合理造成的資源損失,改善井下計量器具安裝數量不足及技術不足等情況,提高資源回收率,推動精益化開采向實里走、向深處走。(文 郭樹媛)
精益管理 摳出效益
“5-6公分的放這個盒子里,1-2公分的放那個盒子里……”在王莊煤礦更新廠的機修組場地上,記者看到幾名工人師傅正在對下鋼帶料時剩下的廢舊鋼筋短節進行歸類放置。本是棄之可惜、用之無用的邊角料,在他們這里成了“香餑餑”。按照下料標準,精確合理切割鋼材,并用回收的5-6公分長的短節制作成平時焊鋼帶所用的連接件——“鋼豆”,有效降低了材料消耗。
除此之外,按照修舊利廢標準,把報廢五小電器的完好零部件拆卸下來重新組裝成一臺新的五小電器;把報廢托輥上的可再用部件拆下來,拼裝成新托輥……更新廠通過大改小、長截短、寬變窄等改造、拆解、再利用方式,把廢舊設備物資“吃干榨凈”、變廢為寶,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拔覀儚S根據礦上修舊利廢方案,制定了自己的精益化修舊利廢管理方案,對各項修舊利廢活動制定了具體的標準和要求,有效提升了修舊利廢管理水平?!备聫S隊長趙國鳴說道。
今年以來,為了讓 “修舊利廢”落實落細,該礦健全制度、精準施策,制定并下發《精益化管理修舊利廢行動方案》,對修舊利廢情況進行盤點、梳理、總結。從物資回收到挑揀分流、加工修復、質量驗收、使用管理、考核結算,對每個管理環節的目標、方案、責任進行具體化和標準化,規范優化了修舊利廢管理流程。同時,該礦按照“四級管理、五級修復”的修舊利廢工作原則,制定材料回收復用計劃,在全礦下達回收復用率指標,并完善激勵機制,鼓勵全礦職工自修自制,積極參與到修舊利廢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了物資設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從管理中“摳”出效益來。
這樣的例子在該礦不勝枚舉。例如,運搬一隊通過對矸石山舊皮帶進行回收復用和精細檢修,使用舊皮帶近300米,節約材料費超過12萬元;機修廠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接地極、水管架等,節約支出10萬多元;邊角煤采掘隊職工利用液壓千斤頂,自制了固定裝置,對彎曲變形的刮板進行頂直整形處理,修復變形刮板22套和磨損刮板38套,節約材料配件費6萬元。
“自從修舊利廢方案實行以來,各單位、各隊組集思廣益、深挖潛能,扎實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修舊利廢活動。通過落實一系列小改小革,全礦正逐步形成‘礦山無廢品’的良好局面。同時,修舊利廢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帶來的效果十分明顯,僅10月份就完成修舊利廢200多萬元?!痹摰V精益化管理修舊利廢小組負責人莫偉兵說道。(文 侯佳琳)
保障有力度 民生有溫度
王莊煤礦按照“一切為了職工、一切服務職工”的理念,實施系列惠民工程,扎實推進540新區惠民工程建設,提升新區職工幸福指數。
制定思路,完善機構。該礦制定了“1623”工作思路:“1”即一個目標:提升540新區服務職工的質量與水平;“6”即六個標準:安全、高效、和諧、舒心、整潔、文明;“2”即兩個服從:服從職工需要、服從生產需要;“3”即三座橋梁:搭建“本部與新區、井下與地面、單位與職工”三座橋梁。同時,專門成立了540新區生產服務部和生活服務部,統籌推進各項民生工程建設落地落實。
提前規劃,保障水暖。該礦早計劃、早安排、早動手,積極推進空氣能熱源泵制熱水項目和1.4MW常壓電鍋爐供暖項目,目前兩項工程均已投運。在夏季開展檢修項目16項,檢修設備46臺,更換管道200余米,檢修各種閥門400余個,有效保證了入冬以來辦公區和職工宿舍的供暖。針對540新區原有水源井水質越來越差且水量不足等問題,該礦積極規劃新建水源井。截至目前,工程已進入施工準備階段,設計井深300米,設計水量30m3/h。項目完成后,出水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保障了職工的用水需求。
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該礦在540新區設立了井口食堂及職工食堂,并在職工食堂設立了兩處班中餐兌換點。兌換點內,商品琳瑯滿目,價格便宜,為職工購買日常用品提供了便利。同時,為解決職工住宿問題,該礦修建了單身公寓樓,公寓內為標準三人間,房間內配備了電視、電水壺等常用電器。此外,還有專門的閱覽室、活動室、健身房等,滿足了住宿職工日常學習、健身需求。
通勤便利,停車容易。由于540新區離礦本部和市區較遠,為解決職工上下班問題,該礦開通了往返王莊煤礦本部與540新區的通勤車,每天開通15個車次,每輛車可乘坐50名職工。積極與市公交公司聯系,在途經市內職工居住集中的裕豐小區、世紀春天、復興小區、沁芳盛世等小區,每天開通10個車次,極大方便了廣大職工。在新區門口新建了大型停車場,可容納小型汽車700輛左右,解決了新區職工的停車難題。
今后,王莊煤礦將繼續秉承“為職工謀福利”的初心,不斷優化“兩堂一舍”環境,讓職工家屬真正感到舒心、暖心、放心。(文 李開達 王晉生)
厚植創新基因 增強發展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王莊煤礦將創新作為驅動礦山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通過把握關鍵點,開辟增效點,深挖降本點,為礦井精益化管理注入了創新基因,增強了發展動力。
把握關鍵點——該礦深入貫徹落實潞安化工集團工作部署會精神,把創新融入精益化管理全過程,積極構建了 “目標+問題”雙導向、創新容錯、借智借力、綜合激勵、項目轉化落實“五大工作機制”,形成了集挖掘創新、實施創新、改進提升、推廣轉化于一體的閉合管理模式。通過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管理優勢和技術優勢,大力開展科技攻關、技術革新、管理創新、智能建設等工作,有效解決了礦井管理在安全生產、可持續發展、系統運行、節能降耗、工藝技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開辟增效點——該礦圍繞制約礦井生產瓶頸問題和生產工藝優化,深入開展技術攻關,努力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一是在綜采工作面引進沿空留巷技術工藝,多回收煤柱42萬噸,創造利潤5000萬元以上,實現了資源回收率與經濟效益的雙提升;二是優化原煤分級篩脫泥水處理工藝,降低中煤產量,提高了混煤的產量和質量。該項目于10月31日改造完成,現每小時可多產混煤10噸左右,截止11月15日,已產生效益約114萬元。按全年計算,混煤產量可增加1.4%,每年可增加效益2000萬元以上;三是在不改變原有藥劑添加方式的基礎上,安裝了藥劑自動添加系統,實現了浮選藥劑的自動添加。浮選精煤產率提高了8%,每年可多產浮選精煤約1.5萬噸。噴吹煤回收率也將提高約0.7%,一年可增加效益約1000萬元。
深挖降本點——該礦以降本增效為行動焦點,注重培育應用性強、轉化率高的創新項目,并加快創新項目的轉化利用,進一步促進了安全生產和經營質效。一是將首席技師張旭波發明的“一種交流電焊機節能控制電路”專利進行了推廣應用,每改造一臺電焊機,年可節約電費10萬元;二是在綜采隊組回采作業中,優化了對單體柱和排型梁等支護材料的管理,大幅降低了支護成本。10月份,僅在9105工作面,排型梁、單體柱共使用13根,比1-9月份月平均使用量降低了30根;三是針對綜采工作面支架出現跑冒滴漏現象時處理不及時,支架高壓液管不能承受泵站額定輸出壓力導致崩管,造成乳化液浪費嚴重的現象,推行了乳化液精細化管理。通過安裝流量表和泵站卸壓傳感器,強化現場監督管理,有效降低了各綜采工作面的乳化液消耗量,共節約費用4.43萬元。
今年以來,該礦共實施創新項目106項,其中技術革新16項,引進創新2項,黨建創新20項,管理創新8項,小改小革60項,并對能夠切實提升效率和效益的優秀項目進行了重獎,有效增強了職工參與小改小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力促進了礦井高質量發展。(文 李值宇)
責任編輯:崔婷婷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